原创文章,盗用必究
近日,一段“上海10岁男孩拿菜刀与志愿者争执”的视频引发关注。据官方通报消息,7月9日18时许,一未成年人因在核酸检测时骑平衡车被志愿者劝阻而情绪激动,持刀与志愿者发生争执,后被居民制止,由家长带回,现场无人员伤亡。事后,网络上流传了一张孩子母亲的朋友圈截图,根据孩子母亲的说法,孩子患上的是双相情感障碍。
双相情感障碍,也称之为躁郁症,顾名思义就是时而狂躁,时而抑郁,在情绪的躁狂期,表现为情绪高涨、亢奋至极、精力充沛、自我夸大、行为轻浮、慷慨大方、挥霍钱财,但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、做事不能持久,往往是虎头蛇尾、一事无成;而在其抑郁发作时,往往沮丧悲观、对事物丧失兴趣和愉悦感,常常伴有精力减退、自我评价低、自责、反应变慢、学习困难、有力不从心等表现。
患者在躁狂与抑郁的两极心境作用下,很容易做出超出常人认知的行为。患者之所以在病发时会行为失控,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该病对患者的理解力、判断力、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极大的干扰。有的还会出现言行幻听,误解别人都在议论他讲他的坏话,进而产生烦躁和攻击行为,另外双相情感障碍有时会伴随一定的妄想,如被害妄想的时候,就容易在保护自己的过程中出现明显攻击行为,伤害到家人或周围的陌生人。
据统计,双相情感障碍发病人群的年龄也在逐步年轻化,发病年龄高峰期为15-19岁,首次多为抑郁发作,往往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,其中25-50%的双相障碍患者有过自杀行为,11-19%自杀身亡。因此当发现患者出现怪异行为及思维时,监护人应立即将其带至正规医院就诊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律的药物治疗,大部分患者可以消除异常症状,恢复原本正常的生活。比起轻症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,仍有约3成的中重症患者在经过规律、足量、足疗程的药物治疗后,无法有效控制症状,若符合手术适应症、排除手术禁忌症的条件下可以选择手术治疗,这是帮助药物难治患者早日回归正常人生活的最佳方式。
上海市东方医院功能神经科采用的是第五代脑立体定向技术,主要是根据患者核心的精神症状,再结合人们情绪活动传导中基本的三个神经核团:杏仁核、扣带回、内囊前肢进行多靶点的微创神经调控,多靶点的神经调控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精神症状,降低术后复发的可能性。手术不需要像传统开颅手术一样,而是采用微创技术将2mm的射频针按定位坐标送至相应核团,进行射频治疗,整个手术过程出血量不足10ml,手术靶点的选择远离大脑功能区和智能区,因此不会对患者造成其他损害,术后患者的顽固症状基本都能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。
致广大读者:
你们好,我是吴景文医生,在此非常感谢大家阅读我的文章。若您有疾病向我咨询,可以通过平台“私信”方式联系我。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,我会尽快解答您的疑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