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快速导航关闭
当前搜索
网站分类
栏目推荐
实用工具
热门标签
子分类:
心理咨询网 >心理疏导 » 正文

情商高安慰人的句子,安慰消极的人的暖心话,10岁女儿说“我得抑郁症了”,妈妈5句话帮她扫除阴霾

心理疏导 更新时间: 发布时间: 心理疏导归档 最新发布 网站地图

周日的早上,我正在打扫卫生,大女儿在她的房间写作业,小女儿在客厅看电视,一切都显得祥和、平静。

突然,手机铃声大作,显示是孩子的姑姑打来的电话。

接通之后,孩子的姑姑小心翼翼地问道:“姐,最近大丫头有什么情况吗?”

她的话让我有种不太妙的感觉,往大女儿的方向看了看,没有看到什么动静,然后才答道:“没有啊,都挺好的。”事实也的确如此,大女儿刚进入四年级,开学一周就快速进入了学习状态,按时完成作业,并为自己制定了几个这学期的学习目标,比如每天一篇日记等。姑姑这样问,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呢?

姑姑在电话那头舒了一口气说:“她跟我说,她得抑郁症了,你问问怎么回事吧。别跟她说是我说的啊,要不然以后她有什么话也不跟我说了。”

我听到“抑郁”二字,心里咯噔一下,像被重锤狠狠地砸了一下,后面她说什么我都听不见了。挂上电话,她就发来了大丫头和她的聊天记录。


那一刻,我感觉整个人都是懵的。平常看起来阳光、快乐、上进的女儿,私底下却跟姑姑说,她得抑郁症了!

我想立即知道事情的真相,但又不敢轻举妄动。

我坐在沙发上,煎熬着,盘算着如何应对这件事。

5分钟后,我想清楚了一点:如果想要知道真相,我必须温和地去聆听孩子的内心。


我开始尝试平复自己的情绪,不断地安慰自己,告诫自己:无论是哪种结果,都会有解决的办法。

半个小时后,大丫头写完作业出来了。她开心地走到我跟前撒娇:“妈妈,怎么还不做饭啊?我都快饿死了!”

我笑着说:“爸爸在做饭呢,中午给你烧了鸡。”

女儿听后跳了起来:“耶!爸爸,我爱你!”

我趁机把女儿拉到身边坐下,试探地问了一句:“你想跟妈妈聊聊天吗?”

“好啊!我最喜欢跟妈妈聊天了。”女儿开心地说道。



第一句话:“抑郁症”这样的事,妈妈需要知道,你觉得呢?

我迟疑了一下,还是开口问道:“你知道什么是抑郁症吗?”

女儿听后有些警惕:“妈妈,你怎么知道抑郁症?”

“姑姑很担心你,所以跟妈妈说了。妈妈知道你遇到困惑或不开心的事知道找人分享,很高兴。但同时也有些遗憾,因为妈妈不是你的分享对象。”

我的声音带着一些遗憾和伤感,果然成功勾起了女儿的内疚之情:“妈妈,我只是……”

“没关系,女儿长大了总会有一些事不想和妈妈说。你很幸运,有姑姑可以分享。只不过,像‘抑郁症’这样的事,姑姑觉得需要让妈妈知道。你觉得呢?”

我用这句话顺利切入话题,同时用“分享”这个词减少她“被背叛”的感觉,缓解她的警惕、紧张的情绪。

她低着头想了一会儿,默默地点点头。

看到她已经准备好和我聊天了,我就正式开始了这次关于“抑郁症”的对话。


第二句话:为什么你会觉得自己得了抑郁症呢?

“丫头,为什么你会觉得自己得了抑郁症呢?”我尽量以轻松的声音问出这句话,尽管内心已经万马奔腾。

她还是低着头,拿出手机开始搜索。然后,她念道:

轻度抑郁症以持续的心情低落为特征。在情绪方面,心情压抑、郁闷、沮丧,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,对前途悲观失望,病前的精神创伤常盘踞在脑中,以致精神不振,脑力迟钝,患者为此感到羞愧和内疚。在认知方面,注意力无法集中,记忆力降低,思维迟缓,自尊心和自信心降低,自我评价下降,常夸大自己的缺点和失误,认为自己没有价值,没人关爱,并为此自责和自罪。在行为方面,动作迟滞,无精打采,表现为被动、依赖、退缩,不愿意与人主动交往。甚至会有自杀的倾向。

在她念的过程中,爸爸曾几度打断她:“丫头,你说的不正是爸爸吗?这些症状爸爸身上都有。”我知道他是想缓和紧张的氛围,用眼神制止他之后,让女儿继续读。

等到女儿读完,我轻轻地问她:“你是根据这个判断自己得了抑郁症的?”

女儿抬起头,有些讪讪地答道:“嗯。”

听到这个答案我感觉自己心中的一块石头滚落,瞬间轻松了许多。在当前社会,智能手机、电脑等设备难免会进入孩子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。10岁的女儿最近刚刚迷上了搜索,然后就凭借搜索出来“抑郁症”的信息判断自己得了抑郁症。这显然是她认知上的错误,并不是她真的得了抑郁症。

这个结果,让我感到欣慰。但如果我就此以“网上都是乱说的”结束这次对话,恐怕女儿会因为迷惑而陷入更深的自我怀疑。最重要的是,这会让她不知道如何判断、甄别自己了解到的信息是对是错。


第三句话:我们一起再来诊断一下吧!

我笑着对女儿说:“丫头,爸爸说他也得抑郁症了,我们一起再来针对一下吧?”

女儿也笑了起来:“好啊!”

“那换我来读,你和爸爸分别对自己做出诊断,好不好?”

“好!”

“轻度抑郁症以持续的心情低落为特征。注意,是持续的心情低落,也就是说你可能感觉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很不开心,而且每天都是这样。你们是这种情况吗?”

父女俩想了想,都摇了摇头。

“在情绪方面,心情压抑、郁闷、沮丧,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,对前途悲观失望。爸爸是不是每天都不想工作,不想上班?大丫头是不是每天都不想上学?”

父女俩想了想,还是摇了摇头。

“在认知方面,注意力无法集中,记忆力降低,思维迟缓……”

我还没读完,就被女儿打断了:“妈妈,这种情况我也没有,我最近背书可快了!”

我笑了起来,不再读下去。然后问女儿:“这样说,你并没有得抑郁症啊!”

女儿不好意思地笑了笑,说:“我最近经常会心情不好,有时候会觉得压力很大,所以……”


第四句话:你愿意告诉妈妈,最近为什么会心情不好吗?

“丫头,你愿意告诉妈妈,最近为什么会心情不好吗?”

“我感觉自己被同学孤立了。”女儿说着低下头,看起来很难过。我想,这大概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了。

我也低下头,看着女儿,温和地问道:“可以具体说说怎么回事吗?”

女儿看了我一眼,抬起头说起了事情的原委。

原来,老师让她负责管理学校中午的小饭桌的纪律,因为她是个认真的孩子,所以对同学们的要求都很严格,结果导致中午在学校吃小饭桌的同学经常和她说:“你管的太严了”“真烦人”“不喜欢跟你一起玩”……听着女儿的叙述,我似乎也能感受到那些来自孩子们的敌意,和女儿失落的心情。

我伸开双臂,把女儿抱在怀里。轻声地跟她说:“女儿,妈妈首先向告诉你的是,你不是人民币,不可能讨所有人的喜欢。做你该做的事,同时尽量考虑周全。我相信你管理严格也是为大家好,对不对?”

女儿委屈地点点头。摸摸头,我继续说道:“只要你真正抱着一颗为大家好的心去做工作,相信大家迟早会理解你。至于那些不能理解你的同学,你也不必放在心上,谁能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呢?对不对?所以,你不能说同学们都孤立你,只是大家的立场和观点不同。我记得你在班里有不少好朋友,都有谁啊?”

“嗯,郑悦悦,黄琳琳,周文静……”

“居然有12个呢!丫头,你们班一共才40个孩子,你的好朋友占了四分之一还多,妈妈上学的时候还没有这么多好朋友呢!”

听到我这样说,女儿高兴得从我怀里挣脱开来:“真的吗?”

我看到女儿的眼中有骄傲、自信的光彩,故意用沮丧的声音说:“可不是嘛。那时候,妈妈只有三个好朋友。但是,妈妈从来不觉得自己被孤立了,因为啊,人生得一知己足矣。妈妈有三个知己,当然觉得很满足啊!”

“妈妈,我有12个知己哦!”女儿再次兴高采烈地向我“显摆”。

“对呀,妈妈很羡慕你!”我高兴地说。


第五句话:现在你还觉得自己得了抑郁症吗?

虽然女儿的情绪已经好起来了,但我仍然不放心,再次确认:“现在,你还觉得自己得了抑郁症吗?”

女儿坚定地摇了摇头。

我拉着她坐到身边,表情严肃地跟她说:“丫头,妈妈知道你觉得自己被同学孤立的时候一定觉得抑郁,但那只是抑郁,不是抑郁症。”

听到我的话,女儿露出了惊讶地表情:“抑郁不就是抑郁症吗?”

“它们俩不一样。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,主要表现是持续的心情低落,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,也难以高兴起来。而抑郁只是一时的坏情绪,每个人遇到挫折、困难的事情时,都会感到悲伤、消沉、痛苦、失望或者感觉被孤立、被抛弃……但这些情绪都只是一时的,很快就会过去。比如,你感到不开心的时候,吃到一顿好吃的、妈妈给你一个拥抱、爸爸送你一束鲜花,你就会变得开心起来,对不对?”

女儿开心地点点头。

我笑着继续说道:“所以,你遇到的是一时的抑郁的坏情绪。如果是患上抑郁症的人,好吃、拥抱、鲜花都不足以让他开心起来,他们看不到也感受不到世间的美好。懂了吗?”

“嗯!我懂了!”

“妈妈很开心今天能够听到你对妈妈说这些心里话,谢谢你相信妈妈。下次如果再遇到抑郁的事,也可以跟妈妈分享。同时,妈妈想给你一个小小的建议。”

“是什么啊?”女儿再次警惕起来。

我笑着说:“别紧张,很简单。下次用手机查询信息的时候,一定要认真阅读,仔细辨别,千万不要轻易下结论了哦!”

女儿“嗖”地站起来,大声说道:“没问题!”

我和她对视了一下,一起“哈哈”大笑起来。一场被误会的“阴霾”就此消散。

彩虹建议女儿大了,心事就多起来。10岁的女孩正处对成人世界好奇、懵懂的年龄。作为这个年龄段女孩的父母,一定要细心,不放过女儿任何心理、身体上的细微变化。同时,要有平常心和耐心,不要大惊小怪,更不要妄加揣测。相信你的女儿,以温和的态度去聆听,以耐心地态度去对话,会帮你更轻松地应对这个阶段。感谢刚听到消息之后那5分钟的煎熬,让我收获了更好的结果。

转载请注明:文章转载自 http://qumozhe.com/
本文地址:http://qumozhe.com/xlsd/4417.html
考高分网交流群

扫一扫加入QQ交流群

和更多志同道合朋友一起交流,分享干货资料!
心理咨询网客服

扫一扫加客服微信

有疑问请咨询心理咨询网微信号,在线为您解答!
我们一直用心在做
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

版权所有 Copyright Your WebSite.Some Rights Reserved. Powered · 创奇学院

ICP备案号:赣ICP备1500502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