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快速导航关闭
当前搜索
网站分类
栏目推荐
实用工具
热门标签
子分类:
心理咨询网 >心理测试 » 正文

看心理医生挂什么科,神经衰弱有哪些症状,9000万抑郁症患者成因分析,心理学家:无外乎这3个原因

心理测试 更新时间: 发布时间: 心理测试归档 最新发布 网站地图

一个心理咨询匠带你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,喜欢的关注吧!


文/老K
根据《柳叶刀》的数据:中国的抑郁人群已达到9000万,平均每11个人中,就有一个人抑郁。

如果这份数据仍然不够具体,那么另一组数据可能更为触目惊心。在《中国抑郁症流行病学和年疾病负担》的报告中,在中国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已超过3%,抑郁症患者中接近一半47%会致残,抑郁症会使人损失超过6个健康寿命年。

那么究竟为何一个人好好的就会患上抑郁症呢?

很多人表示,肯定是压力大和太穷导致。

但事实情况是,好多抑郁症不仅不缺钱,反而非常富有。同时心理学家通过对抑郁症患者的研究发现,生活压力是造成抑郁的一个因素,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。

从各种临床经验发现抑郁症的产生是基于先天和后天的共同作用,也就是说,它既包含生理的因素,也包括环境和心理的因素。

生理因素


除了外伤、细菌感染之类的疾病以外,几乎所有的内源性疾病,都或多或少跟遗传有关系。很多精神疾病,包括抑郁症,也跟遗传有一定关系。

但是,我们目前还不清楚,遗传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了抑郁症的发生。

但临床的现象就是,如果父母或一方有抑郁症,那么下一代患上抑郁症的风险会明显增加。

除了遗传外,当下脑科学发现,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大脑中的一些神经递质浓度不同。所以很多抗抑郁药物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创造的。

环境因素


心理学家发现,很多抑郁症患者的病情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。

所以这也是原生家庭这个词成为热门词的一个原因,心理学家朱迪斯·赫尔曼(Judith Herman)认为,受过童年创伤的人,通过三大适应性机制,帮助他们在长期虐待的环境中生存下来:解离防御机制,自我认同的分裂(导致与外部的关系断裂),精神状态的病理性调节(抑郁、双向情感障碍、创伤成瘾等)。

所以你看到了,有时候早年在不良环境成长下造成创伤的人,一般会形成病理式的心理机制保护自己,抑郁症就是其中之一。

除了这之外,比如人际关系中的冲突、失恋、考试的失败、亲人的去世等等,也是导致抑郁症的诱发因素。

心理因素


除了生物和环境的因素,心理上的因素也会诱发抑郁症,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负面的思考方式。

认知心理学认为,人类思考的方式影响着体验情绪的方式。也就是说,不是事件本身,而是我们主观附加在事件上的意义决定了自身的感受。


在埃利斯的情绪疗法中,他把这个过程中一系列的认知反应分解为:A指与情感有关系的事件(activating events);B指信念或想法(Beliefs),包括理性或非理性的信念;C指与事件有关的情感反应结果(Consequences)和行为反应这三大类。

事件和反应的关系:通常认为,事件A直接引起反应C。事实上并非如此,在A与C之间有B的中介因素。A对于个体的意义或是否引起反应受B的影响,即受人们的认知态度,信念决定,而不是事件本身。

除了认知外,自我攻击也是抑郁症的心理特征,心理学讲“攻击性”是每个人内心都有的一种能量,但这种能量很容易就被别人当作破坏力而排斥,一旦表达出来,就会被鄙视和嫌弃,甚至会被对方给打压下去。

于是每一次愤怒、委屈、烦躁喷涌而出的下一秒,她就马上退了回来。

但这种暂时的平静,隐藏着更大的危机。

(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,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)

(⭐️优质心理学和心理成长社区,这里会每日分享优质心理学和精神卫生知识,大家一同成长讨论吧!)

当一个人的攻击性从小被无限地压抑,他只能走向2个结局:

抑郁,或者摧毁。

通过上述各种产生抑郁症的原因,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抑郁症,同时为治愈抑郁症提供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视角。

战胜抑郁,首先你需要先了解它。


⭐️更多心理疗愈文,可以参考我的学习经验:

针对焦虑症的康复,有时候“慢”即是“快”

焦虑症半年差点住院,走出后我想告诉你为何“接纳”很重要

战胜焦虑症:记住“面对、接受、飘然、等待”这四个词

都知道在焦虑抑郁中接纳很重要,但是很多人做不到,这里几个故事启发你一下!

专业测试:心理健康VS心理不健康(含专业心理测评量表)

专栏
实战森田疗法应对焦虑抑郁
作者:阿尔法心理研究所
49.99币
134人已购
查看


治愈强迫、焦虑、抑郁等神经症的5个关键因素

如何走出抑郁症(正念冥想方法引导)

心理学讲解除痛苦要“接纳自己”,那么到底什么是接纳自我?

走出神经症,森田疗法告诉你必须接纳它(专业解读)

再谈“顺其自然,为所当为”,过去焦虑抑郁经历让我重新顿悟

↙↙点击链接阅读更多文章,推倒阻碍改变内心的障碍!

转载请注明:文章转载自 http://qumozhe.com/
本文地址:http://qumozhe.com/xlcs/5704.html
考高分网交流群

扫一扫加入QQ交流群

和更多志同道合朋友一起交流,分享干货资料!
心理咨询网客服

扫一扫加客服微信

有疑问请咨询心理咨询网微信号,在线为您解答!
我们一直用心在做
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

版权所有 Copyright Your WebSite.Some Rights Reserved. Powered · 创奇学院

ICP备案号:赣ICP备15005027号